一、前言

      歷史要怎麼念?考試要怎麼準備?這個問題從我在國中的求學階段就
    一直被同班同學或是相熟的朋友反覆問著,不同階段的我,給的回覆也就
    不盡相同;一直到我實習結束離開實習學校(也是我的母校)以前,仍有
    學生拋給我相同的問題,那樣的焦慮竟是如此的熟悉。我自忖,這時候的
    我如何有系統的回應這個問題,而不是以「就看就背」打哈哈或是曲高和
    寡的說「你得去喜歡它」。

      歷史怎麼念對我而言從來不是問題。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
    因為喜歡這門學科、願意花心思在歷史這門學問,很多在念歷史會碰到的
    問題如「要不要背?」、「這個好瑣碎好無聊」、「不喜歡這個老師所以
    不想學」……這些問題也就不成問題。但大多數的學生都不是這麼想,以
    這樣的思維來回答「歷史怎麼念」這個問題,就是前段所說的曲高和寡,
    多數的學生大概只會一笑置之。也就是說,「如何讓學生喜歡□□」這個
    命題只是在死胡同打轉。

      正因如此,我認為回應大多數對於歷史這門學科無感甚至是厭惡的學
    生,才是正事。唯有正視這個問題,並且試著去歸納分析出解決方法,才
    有可能達到行政(如基測/學測/指考分數的提昇)或是教學(如學習歷
    史的樂趣與實際運用)上的目的。歷史教育不在於民族精神的養成(那是
    政治上的目的),這門學科長時間在談論的是「什麼知識是重要而我們必
    須記下來的」,換言之,作為學生,你在學校所學習的,不論是最新的知
    識,還是過去知識發展的演進,它是重要的(所以才被放進課本)。

      本文作為入伍前在母校的中學歷史課最後一堂課的講綱,同時也為了
    回應某個可愛的考生朋友提出的疑問。所採用的資料以過去自己的學習經
    驗、目前網路上或是手邊的紙本資料與自己對於未來教學的規劃,三者合
    而為一。對他人而言僅供參考,對我自己而言則是個開端,提醒自己從事
    歷史教育事業時所抱持的信念與初衷。由前言至結語一共六段,第一段前
    言祖述本文目的,第二、三、四段談有利於學習歷史的學習態度,第五段
    淺談一些學習歷史的方法竅門,第六段結論,兼談識字以來習史、受正式
    與非正式歷史教學的夫子自道。


  二、不斷地問「為什麼?」

      有一種學生是進步神速的,以往我們稱這樣的學生是「開竅了」,或
    是像武俠小說裡的「打通任督二脈」。但我認為,那是一種覺悟,一種對
    於當下的覺悟: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現況,進而去「質疑」,質疑自己現在
    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不這麼做?當這類的問題不
    斷的出現在自己心中,而自己發現「求知」這個行為可以得到解答或是轉
    移這些問題帶來的焦慮時,自己就會不斷地加強「求知」行為。但是,為
    什麼「不斷地問『為什麼』」有這麼重要呢?

      (1) 昨日的疑問造就今日的世界

      我們今天所建構的大量知識,有很多是自遠古以來流傳,經過不斷地
    實驗辯證而成:試想一個平常用荷葉盛水的原始人,有天他發現用上次火
    災燒過的黏土容器盛水既不會破又不會滲漏,他開始問「為什麼?」,難
    道是造物主的旨意?於是他開始祈禱;當然,日後他會發現,與其祈禱造
    物主再顯奇蹟,不如把山洞後的黏土捏好拿來燒。

      十七世紀以前根據教會權威和《聖經》的解釋,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人們據此深信不疑,直到有人深入研究《聖經》和天文學,開始問「為什
    麼?」,然後有人發現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繞著太陽打
    轉。當然我們知道,這段時間有許多人因為褻瀆《聖經》/冒犯教會權威
    被拿來燒。

      直至1783年的美國獨立革命和1789年法國革命以前,沒有人知道啟蒙
    時代以來盧梭伏爾泰之流在沙龍嘴砲寫文章罵政府的言論有實現的一天,
    那些在沙龍立言在百科全書立論的啟蒙思想家都在問「為什麼?」,為什
    麼我們需要無法確定顢頇與否的君主?為什麼教會的嘴臉如此不堪?……
    這些「為什麼」支持著當時的人走到今天,變成今天的人、今天的世界。
    你會透過新聞了解今日世界,但倘若你不知今日世界如何形成,你如何知
    道你看到的新聞是假是真呢?

      (2) 善用和質疑你所知的一切

      有些學科是屬於進階式的,比方說你要先會加減乘除才有辦法進行分
    數的四則運算;但人文學科不是,自國中開始的歷史科教學,就是自遠古
    一脈相承直至現代;到了高中,還是不脫這樣的範圍,但加深加廣。也就
    是說你在國中所習得的一切,到了高中還會再碰到一次,只是範圍和深度
    有所調整。比方說我們在國中時候會談到岳飛和十二道金牌,頂多教唱滿
    江紅;但是到了高中,就會更深入的岳飛北伐時的宋金關係與宋高宗的政
    治考量,甚至會和日後北伐的權相韓侂冑進行比較。

      所謂的「善用」,指的是運用過往已經習得的知識,作為背景知識,
    如數理常常提到的「已知」,結合新的知識加強記憶。過去在國中所學到
    的相關知識儘管有限,但對於相較於學習全新的課程,這些過去的知識提
    供在相關議題的思考上一定的基礎,如上述的岳飛北伐和韓侂冑北伐。而
    質疑,則是將過去習得的知識和今日所習得的知識進行比較,找出矛盾的
    地方,並透過可靠資料的比對,找出最適合的解釋。比方說過去談到1949
    年國民政府遷台的原因,以往著重於民族教育,會告訴你這是「阿六仔的
    陰謀啦」;但我們可以透過相關書籍如林桶法教授的《1949大撤退》、齊
    邦媛教授的《巨流河》了解當時遷台的諸多因素(當然,如果覺得書太厚
    或太艱深,網路上針對上述兩本鉅著的討論也可以作為參考)。

      學習新事物有兩樣東西至關重要,其一:背景知識的深廣,這需要在
    日常生活長時間的涵養;其二:理性邏輯思考,這遠比前者重要,歷史這
    門學科強調證據,但我認為「正確的解讀證據」這點也很重要。舉個最簡
    單的例子:愛因斯坦曾說:「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
    水。」許多人甚愛引此句為「努力的重要」的旁證,事實上愛因斯坦從來
    就不是那個意思,那句話的完整版還要加上後面這句「百分之一的靈感是
    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許多歷史解釋的謬
    誤和不足,在證據完整的呈現和正確的解讀下被修正。

      (3) 用「為什麼?」開拓知識版圖

      回到「進步神速的學生」這段,我們談到,當一個學生對於自己的現
    況或是對於自己的人生存疑時,會透過「求知」來解決疑問。當然,這是
    一種假設;然而,用「為什麼?」作為學習的動機和方法,那是再好不過。
    在課堂上受限於時間和老師的知識有限,很多學生的「為什麼?」容易被
    打斷,但倘若學生平時就抱持著問「為什麼?」的習慣,那就不在此限。

      我們以今日的台灣民主現況為例,用「為什麼?」來討論:為什麼民
    進黨在2012總統大選之前有那麼多人進行黨內初選而國民黨卻只有副總統
    人選的討論?民進黨的擬參選人是誰?他們分別代表了這個黨自「黨外」
    到創黨乃至失去政權以來不同世代的競爭,為什麼會這樣?「黨外」這個
    名詞是怎麼出現的?為什麼會有所謂的「黨外」?「黨外」形成的背景在
    於當時的台灣處於國民黨一黨獨大的威權體制之下,為什麼戰後台灣會形
    成威權體制?……從這裡不難發現,歷史是可以不斷地向源頭追尋,知識
    的版圖可以無限往回擴張,歷史可以從幾千年前說起,也可以從今天、昨
    天談起,但重要的是在方法與心態,也就是不斷地用「為什麼?」去追求
    知識。


  三、打破既有的學科領域和思維

      大多數的分類和分期,是作為學術研究上的方便,但若因此而形成學
    術上的各據山頭、文人相輕這種陋習,那就不是人們所樂見。古時候的學
    者大多兼具不同的身份,如司馬光文史政皆有所得、顧炎武隱而著述,對
    中國歷史從天文地理到金石銘文無不反覆考證。而教師在教學、學生在學
    習中,應盡可能避免用學科去劃分知識。

      (1) 通識的重要性

      大學以後學有專攻,不同學院學系的學生各自有他們的必選修,但都
    必須修讀通識課程,通識教育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定義,大抵萬變不離其
    宗,就是希望大學生對於不同領域的知識有基本的認識,而中學時期的教
    育(特別是在分組以前)大抵來說就是大部分大學校系的基礎知識。這些
    知識幫助中學生在求學階段有機會去了解去試探自己未來的興趣在哪。歷
    史這門學科,涵蓋了過去的許多重要的知識,不論是人文社會科學,還是
    理工醫農,比較可惜的是絕大多數的歷史老師是社會組出身,鮮少在課堂
    上觸及後者。

      歷史可以說是一門跨學科跨領域的學科,談杜甫的社會寫實詩就進入
    中國文學史範疇;講文藝復興時代的十四行詩就踏入英國文學史;說到憲
    法條文與國民義務就不得不談到中國近現代憲法的制定、凍結與施行;提
    到全球環境變遷就涉及到環境史;而近年來隨著全球化而來的各種疾病的
    討論,也可以追溯到到蒙古西征與鼠疫擴散的歷史。也就是說,其實歷史
    是無所不包的,而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都是不能偏廢的,人固然有其興
    趣,但倘若因此而關閉對於特定學科的理解,會失去更多。

      (2) 一起長大

      所以,在學習不同學科的過程,最好是能將不同學科的知識結合在一
    起。所以當學到《詩經》的時候,可以試著找看看歷史課本中提到關於井
    田制度的記載「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讀到韓愈的〈送董邵南序〉時,
    可以回顧或是預習一下唐代藩鎮為患的歷史背景;學習英文的時候也可以,
    像是念到Martin Luther King, Jr. 的"I have a dream",就可以了解一
    下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黑人平權運動……而這就是古人所謂「文史不分家」
    的真義。許多文學經典作品之所以經典,就在於他們所敘及的人事物是和
    他們所處的時代緊密相關的。正因如此,在學習語文時,旁及到相關的歷
    史背景,有助於兩門甚至三門學科的能力同時成長。

      而社會科學,如公民、地理(人文地理)的學習,一如上述,同樣也
    可以和歷史結合。我所謂的結合,並不僅止於相關知識領域的結合,同時
    也可以是興趣和熱情的結合,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歷史有興趣,但倘若你對
    於文學、政治、藝術…等學科或議題的興趣,可以延伸到歷史這個領域,
    那未嘗不是件好事。就我自己的學習經驗來說,我的地理其實不太行,但
    只要和歷史扯上一點點邊,那個部份我就學得特別好,像是各國的人文歷
    史背景、都市的形成。質言之,將自己對特定學科領域的喜好擴及到其他
    科目,有助於自己在其他科目能力上的提昇。

      (3) 除魅

      這裡要針對傳統對歷史這門學科的刻板印象進行除魅,除魅的本意是
    要消除神秘感和神聖感,但這裡的除魅更接近於破除迷信和心理上的障礙。
    還記得國中時期我參加過一個談「如何準備基測社會科地理」的演講,主
    講人就是我的地理老師,當時的主持人用「你覺得自己是路癡的請舉手」
    來開場,沒想到我的老師也舉手了。

      學生有時候也會問我「老師為什麼你的腦袋可以記住那麼多東西?不
    會爆掉嗎?」我的回答是,請不要把老師格化,老師也常常忘記吃早餐、
    忘記你叫什麼名字、忘記上完廁所要把馬桶蓋放下來……這類瑣事;至於
    專業的知識,或多或少也會有突然想不起某個人名地名年代的時候,這時
    候就再讀過一次備課過的內容、再查一次資料即可。歷史從來就不只是死
    背,你也不可能把所有知識全部裝在腦袋裡;但是,把這些知識變成你自
    己的,這點非常重要!

      而對於「學歷史有什麼用?」這個老是被功利主義者拿來攻擊的問題,
    我的回應如下:學問的價值難以被量化,但確有其價值存在,歷史所提供
    的,只是諸多人生大哉問的一種解釋;當一個人的人生面臨到一些關鍵性
    的當口,他會有所抉擇,並為這個決定找到一個足以支持他走下去的信念
    或價值,宗教如是,文史哲如是。另,歷史本身的知識對於多數學生未來
    的生涯發展可能沒有太大的價值,但是學習歷史的過程,也就是批判意識
    與講求事實的求證精神的養成,大過於歷史本身的價值。
    

  四、學海無涯,俯拾即是

    (1) 遺忘不完全是壞事

      人腦的結構本來就沒有辦法把所有知識給記住,你也許還記得前三天
    晚餐吃了炸魷魚,但十天後如果你沒有寫在記事本上,你還會記得嗎?不
    論是生活還是學習,有很多事情我們是過目即忘的,但也有些事情曾經發
    生,只是想不起來而已。當然,是有一些訣竅可以讓記憶不那麼模糊,或
    是忘得慢一點。遺忘不見得是壞事,因為有太多事情太多感覺在腦中,反
    而無法思考,就像一次跑太多檔案的電腦。人腦一次所能處理的事情很有
    限,遺忘一些不是那麼重要的的事情可以讓你專心處理手邊事情,像是考
    下一科的時候忘記上一科考些什麼,這時候遺忘就很有幫助。

    (2) 鑰匙掉了怎麼辦

      這其實是一語雙關,幼稚園小孩的把戲,鑰匙掉了怎麼辦?要死掉了
    怎麼辦?鑰匙掉了當然是撿起來,要死掉了就趕快送醫院;那麼忘記了呢?
    很簡單,就重新翻過課本筆記,再記一次。有很多學生會覺得新學到的知
    識很容易忘記,舊有的知識印象也越來越模糊,這樣的心態容易形成惡性
    循環,反正學了就忘,何必再學?請學會釋然,忘記一些事情是必然的,
    如果很重要,那就再記一次--最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再記一次,不能保證
    不會再忘記,但抱持著這樣的心態,持之以恆的練習,總會記得的。歷史
    不完全是背科,但確實有很多地方是需要透過理解和記憶的,忘了再記即
    是。

    (3) GIS is better than Genius

      地理資訊系統在維基百科上的定義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結合地理學
    與地圖學,已經廣泛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是用於輸入、存儲、查詢、分
    析和顯示地理數據的計算機系統。以教師而言,手邊的實用工具書一本都
    不能少;就學生來說,如何在自己的腦海中建立一套GIS 系統,對於學習
    而言相當重要。一方面呼應前段所說,知識應當是跨學科跨領域的結合,
    一方面則與下述的各種記憶方法相關:透過一些技巧記住一些重要且有助
    於學習/考試的學科知識,並且有系統的整理,對於學習成效有很大的幫
    助。多數人不是天才,也沒有高智商,但未來的社會並不是仰賴高智商的
    人處理事情,而是擁有高度處理事務能力的人。換言之,在最短的時間裡
    能夠整理出合用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這種可以培養的能力對
    一般人來說至關重要。

  五、善用各種記憶方法

      如上述提到關於加強對歷史知識的記憶的方法,關於人類處理和儲存
    記憶的方法,在教育心理學和教學研究法有許多相關的理論與實際運用;
    作為參考和揀用,我的建議是每種都了解,但只選擇適合自己的來用。同
    樣一套作法不見得適合每個人,只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和記憶的方法
    就可以了。當然,在找到之前,每種方法都了解一點,並不吃虧。以下推
    薦三種個人偏好的記憶方法,僅供參考。

      (1) 關鍵字記憶法

      關鍵字記憶法指的是運用諧音或是數個詞語中的關鍵字串在一起,以
    求有效率的記憶,在各個學科或多或少都被運用到。像是數學的「塊三等
    於四塊三減三塊」、國文的「韓柳歐曾王三蘇(唐宋八大家)」…等。關
    鍵字記憶法在歷史科被廣泛的運用,許多老師和學生沿襲舊有或開發新的
    關鍵字來記憶重要的歷史知識,如最常聽到的「餓的話,每日熬一鷹(八
    國聯軍)」,或是透過〈中國歷史朝代歌〉來記憶中國歷史分期。此外,
    也可以透過肢體記憶台灣歷史分期或是河流分佈。

      許多學生在面對歷史這門學科時總想靠死背強記這種蚍蜉撼大樹的作
    法,其實有很多時候是可以發揮創意把一些瑣碎的東西熟記,而在發揮創
    意的過程,其實你已經把你想記住的東西記牢了。關鍵字的記憶,可透過
    詞句、詩歌的反覆誦讀達到效果,比較適合靜不住的學生。不難發現有些
    人只要唱過聽過兩三遍就能熟記歌詞,透過創意的發揮、反覆的練習,自
    然就可以把許多歷史知識融入腦中。

      (2) 筆記術的運用

      最近有許多來自日本,討論筆記術相關的書籍,教人如何在忙碌的生
    活中妥善的處理每件事,其中以太田文的《考上第一志願的筆記本》,我
    認為最實用(價格也很經濟實惠)。筆記術的運用對學生而言相當重要。
    一個有系統教學的老師會編好一套萬用講義,一個學習過程講究扎實的學
    生會用心整理出自己的筆記。書中提到七個黃金法則如下:

      「第」一個字對齊
      「一」定要寫才動手寫,否則影印即可
      「志」在清晰,不怕大量留白
      「願」望快速實現要靠索引
      「筆」記本的段落分明
      「記」筆記之前先有規劃
      「本」本字跡清楚工整

      大致上我們也可以從其他的筆記術參考書籍得到許多相似的看法,也
    就是整齊、清晰、系統化。筆記術適合努力用功型的學生,大多數學生比
    較沒有辦法持之以恆的製作一本本筆記,所以「共筆文化」應運而生。學
    生們可以自行分配範圍,由數個人根據不同的範圍製作筆記,再將之影印
    出來,可算是一種學習型組織。儘管有些時候唸書是自己的事,但透過團
    隊的學習,每個學生以服務群眾的心態去用心寫出的筆記,會比自己悶著
    頭寫出來的筆記,效果更為顯著。

      此外,也可以利用一般女學生都會有一本的行事曆,嘗試著在每日記
    事的空白處簡單的紀錄自己每天學習的內容,變成隨手的學習檔案,一方
    面可以趁著翻閱時簡單的複習學過的東西,一方面也可以瞭解到自己每天
    的成長。

      (3) 心智繪圖

      心智繪圖(Mind map),是我認為效果最好的記憶方法。所謂的心智繪
    圖,即是透過一個大主題樹枝狀的分出許多小主題,再依各個小主題不斷
    的向外延伸。透過樹枝狀的延伸,建立自己的知識網絡,再加上把文字符
    號化或是圖像化,以加強記憶。心智繪圖最大的好處,就是在自己把知識
    轉化為繪圖的時候,同時也將外在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此方法相較於前面兩者耗時耗精力,但是成效最為顯著。心智繪圖的
    繪製也可以搭配「共筆文化」,以組織的形式,達到共同學習的效果。心
    智繪圖的方法,就是先在一張紙的中央畫出主題如「清朝的建立」,接下
    來以「清朝的建立」為圓心向外延伸,如「滿族源起」、「八旗制度」、
    「領導人物」、「入關後政治」、「地方亂事」…等,其下再細分。好處
    就是讓一個章節的內容,經過自己內化,重新整合到一張紙上,整理好的
    繪圖讓複習更有效率。


  六、結語:閱讀,即生活

      細看這篇文章,有很大的篇幅在談態度,也就是說如何用正確的態度
    去念歷史這門科目。在寫成以前,我一直以為我要談的是「如何準備歷史
    考試/面對歷史這個科目」,但從結果看來,似乎我心裡有個聲音,想說
    的是「態度」這個被講到爛掉的東西,也就是「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
    面對過去的記憶/知識?」,換個問法,「我們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去
    回顧過去?」這麼說吧,過去的確有很多人事物不是那麼重要,塵歸塵土
    歸土,但確實存在--存在於過去,也以某種形式與你我並存於今日。透
    過文學和歷史的閱讀,我們以感性和理性並重的方式,了解我們生活的周
    遭是如何伴隨我們至今日,乃至未來。

      (1) 靜態運動

      閱讀作為一種靜態的「運動」,其實和一般動態的運動無異。作為一
    種活化腦細胞的方式,閱讀確實能使人健康,感到耳目一新。而閱讀之於
    歷史,在於文學難脫離當代的歷史背景與脈絡,經典文學之所以經典,在
    於其在其所處的那個時代極具代表性。所以當我們提到樂府詩,我們會想
    到當時樂府官蒐羅民謠以了解人民觀感的境況、當我們讀到三國演義,那
    個具渲染力的對白不難看出一般市井小民對於娛樂的需求其實和我們今天
    看鄉土連續劇無異。閱讀作為一種靜態的運動,有助於我們對於過去的人
    事物、對於課本所欲傳達的知識,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2) 自我追尋

      一如我在前段〈除魅〉所提到的,歷史作為一種人生解釋,提供了宗
    教、文學、哲學以外的選項。當人們對於自己從何而來,又要從何而去感
    到疑惑迷惘之時,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從文字開始著手。我不知道有多少人
    是如此,但就我一個如此相信文字的人而言,歷史作為一種興趣/熱情/
    志業外,也提供了一個自我追尋的管道,當我感到困惑、苦惱時,我會遁
    入書中,彷彿文字可以提供我解答,如同一位佛教徒在誦經的過程中感到
    平靜。閱讀文學和歷史,不失為一追尋自我和心靈平靜的方法。

      (3) 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

      我們知道,這個社會有很多人是以行動在關心他人的,有人出錢、有
    人出力、有人出張嘴、有人寫文章;而閱讀,作為一種靜態的運動,也是
    一種關心。過去的知識之所以有價值,在於其有益於人,而透過閱讀、思
    考,有助於我們了解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是如何運行。我們閱讀、我們靜
    思,我們謀定而後動。歷史的知識在於讓我們了解過去的人們為了更好的
    生活做過什麼樣的努力,而這樣的努力成功與否,是否能成為未來的改革
    方向,是否能讓他人過得更好。有許多學生們滿腔熱血的期望自己能讓這
    個世界更美好,但要能了解這個世界是怎麼一回事,才能對症下藥,不是
    嗎?

      行文至此,仍有許多看得到看不到的問題沒解決,一如過去寫推甄申
    請的分享文章,依舊不完全。但就現階段來說,我已盡可能的提供我所知
    所學,也許哪天,承蒙師友們賜教,這篇文章能有被改寫、變得更加完整
    的一天。


      參考資料:錢 穆,《國史大綱》,台灣商務。
           傅樂成,《中國通史》,弘揚。
           陳捷先,《明清史》,三民。
           王曾才,《世界通史》,三民。
           齊邦媛,《巨流河》,天下。
           林桶法,《1949大撤退》,聯經。
           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時報。
           曹銘宗,《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聯經。
           太田文,《考上第一志願的筆記本》,聯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trosextu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